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省中醫院)是江西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的龍頭醫院,是學科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教研結合緊密的大型綜合中醫醫院。醫院還掛有江西熱敏灸醫院、江西省骨傷醫院、江西省肛腸醫院等牌子。
醫院是國家區域治療中心依托單位,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單位,是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單位,是江西省中醫病案、中醫護理和中藥藥事質控中心掛靠單位和江西省中醫醫療聯合會會長單位 。
醫院擁有東湖、撫生、和高新三個院區,形成了“一院三區多門診”的發展格局。其中,東湖院區是醫院總院,位于老城區中心,八一大道和福州路交接處,占地約30余畝,床位1600張,總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這里歷史悠久,設施齊全,是一所實力雄厚、??铺厣r明的綜合性中醫龍頭醫院;撫生院區位于贛江江畔,撫生路與建設路交叉處,占地約110余畝,設置床位966張,總建筑面積約16.4萬平方米,全面建成后,成為以針灸康復為主要特色的大???、小綜合型特色院區;高新院區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依托醫院,位于贛江江畔,魚尾洲公園東岸,占地約150畝,規劃床位1000張,總投資16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項目引入龍華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實現與龍華醫院同質化發展,建設成為以腫瘤、中醫外科、肛腸等??埔呻y重癥診治為發展方向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交通便利,均有地鐵和多路公交線路直達,其中地鐵四號線把三個院區連串,分別是“灌嬰路站”(撫生院區)、人民公園站(東湖院區)、魚尾洲站(高新院區)。
一、歷史沿革
江西省中醫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醫院的前身是1954年5月創立的江西省中醫實驗院。1957年,醫院劃歸江西醫學院,更名為江西醫學院附屬中醫實驗院。1959年,江西中醫學院成立,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在中醫實驗院的院址興建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定院名為江西省中醫院(江西省中醫院的院名沿用至今),是全國最早一批省級中醫醫院。1962年,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江西省中醫院正式開業接診。1966年,醫院更名為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1970年,因江西中醫學院被合并,醫院也劃歸江西醫科大學領導,更名為江西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1973年,江西中醫學院恢復辦學,醫院重新劃歸江西中醫學院領導,更名為江西中醫學院附屬中醫院。1990年,醫院再次更名為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2003年,醫院增掛江西省骨傷醫院牌子。2013年5月,江西中醫學院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醫院也隨之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17年12月31日,江西熱敏灸醫院(撫生院區)正式揭牌開業。2021年12月,江西省肛腸醫院掛牌成立。2022年5月,醫院獲批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輔導類)。
二、醫院榮譽
醫院先后獲得“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集體”“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中醫藥應急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江西省群眾滿意醫院”“南昌市民最滿意醫院”“江西省百姓健康服務十佳醫療單位”“江西省平安醫院”“江西省教育系統節能考核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稱號。
三、人才隊伍
醫院現有在崗職工1800余人,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330余人,博士生導師41人,碩士生導師162人。其中有國醫大師3人,全國名中醫6人,省國醫名師1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國家級名老中醫)85人次50人,江西省名中醫8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科帶頭人7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22人,獲學校首屆“師德標兵”3人,獲學校“教學標兵”3人次。
四、??平ㄔO
醫院??崎T類齊全,設有急診科、肺病科(呼吸與重癥醫學科)、脾胃病科、肝膽病科、心血管病科、腦病科(神經內科)、腎病科、血液病科、糖尿病科(內分泌科)、風濕病科、腫瘤科、婦科、兒科、皮膚科、骨傷科、針灸科、康復科、肛腸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中醫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口腔創傷整形科、結石科、麻醉科、超聲診斷科、放射科等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并在重點??平ㄔO方面成效顯著。
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個,分別是:針灸科、婦科、外科、肺病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護理學;
擁有國家中醫區域診療中心2個,分別是:針灸科、心血管病科;
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8個,分別是:肺病學、針灸學、骨傷學、傷寒學、瘡瘍學、心病學、康復醫學和全科醫學。
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病)12個,分別是:針灸科、肺病科、婦科、骨傷科、外科、急診科、心血管病科、肛腸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護理學、毒蛇咬傷。
擁有江西省中醫臨床重點???4個,分別是內分泌科、腎病科、腦病科、風濕病科、兒科、腫瘤科、皮膚科、口腔科、眼科、血液病科、康復科、重癥醫學科、推拿科、治未病中心。
擁有江西省中醫優勢病種(區域)治療中心6個,分別是熱敏灸醫院中風病、心痛病、肛腸病、骨傷治療中心、肺脹病、流產病。
擁有江西省中醫專?。疲﹨^域診療中心2個,分別是婦科、肺病科。
五、教育教學
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中醫學、中醫)、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中醫學學術學位、中醫專業學位、中西醫結合)、碩士二級學位授權點16個(專業型: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全科醫學;學術型: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肛腸病學),擁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個(中醫學、針灸推拿學)、省一流學科1個(中醫學)。獲首屆全國中醫臨床能力競賽特等獎,第五屆泛珠三角中醫大學生臨床能力競賽團體一等獎。國家級、省級挑戰杯比賽獲獎9項,其中國家級三等獎1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三等獎6項;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比賽獲獎38項,其中國家級1金、7銀、6銅,省級9金、7銀、12銅。
醫院教學成果突出,醫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新時期高等中醫藥院校‘基礎素質’教育理論創新與‘雙惟模式’實踐”》——2014年)、二等獎3項(《產學研結合培養中藥創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2009年;《高等中醫藥院校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2001年);《教與學“同頻共振”理念下的醫藥院校“兩線五面”教學改革與實踐》-2018年)。
六、科學研究
醫院科研平臺建設成果豐碩。擁有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腧穴熱敏化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熱敏灸重點研究室、南方毒蛇咬傷研究中心、南方血吸蟲肝病中醫研究中心、江西省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研究院、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中醫肺科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中醫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西省熱敏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西省肺系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江西省中醫婦產科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18個,醫院中醫藥倫理審查體系通過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研究倫理審查體系”認證(CAP)。
醫院科研成就喜人。近年來先后獲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行業專項、江西省自然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兩百余項。醫院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其中主持1項、參與1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醫院發明的熱敏灸技術,成功奠定了“南看江西灸”的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聞令而動,主動作為,成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定點醫院。廣大醫務人員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付出了巨大努力,為世界貢獻了中醫藥抗疫“江西方案”。
醫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精誠為醫、厚德為人”院訓精神,突出“用心溝通、貼心服務”服務理念,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努力構筑中醫藥人才高地、醫療服務高地、科技創新高地和文化傳承創新高地,全力推進“國內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有特色的現代化中醫醫院建設,為實現“中醫藥強省”“健康江西”目標貢獻更大力量。